周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周俊画册

艺术评论

 

周俊的人物画

                                                                                                                                                                                                                             范迪安

周俊的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拙意。

他用线,线如篆,笔触绢素留下老辣遒劲的痕迹,用墨,墨无常法,点染挫擦与线条浑然交织,班驳间流溢深沉之韵。对笔墨形式的高度敏感,得益于他对传统艺术的思考和筛选,更得益于他画道几十多年的勤勉劳作。

笔下的人物有充实的生活原型,但造型样式却是屡经推敲而成立,他认为现代人物画的演进倚借的不仅仅是题材内容的翻新,更重要的是造型观念的变革,通过图式的新的构成,通过形貌、势态、笔墨的独特见解和体验,形成崭新的艺术情境。当然,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可以淘汰因袭的传统工具材料。然而,因袭的传统工具材料也可以造就新的艺术观念——前者,会引起绘画各种因素的位移,对于审美方式形成逆转、超越,产生一种新的领域;而后者,则需要以技术高超的实力与创作情思的独特性的统一来拓展审美的视域,难度、深度确实很大。然而周俊认定独创的形式并非取决与材料工具性质,写意水墨画仍然有创造新的艺术效果的潜能。他追求、研究、探索,不断的否定自己,不赶时髦,脚踏实地地一头扎在水墨写意画的创造之中。他在生活中感受到那些朝夕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劳动者的品种、气质,画他们忙碌的身影,画他们质朴的精神,画岁月久远,天地老苍的人与自然的永恒存在,他自然、真诚地表达感受。

周俊的画,拙意是一个整体

他生长在烟笼柳绿,花簇水红的江南富庶之地,但却不满柔弱秀媚的画风。高原褐土、大河浊浪、海疆断崖……那些险峻、宏大的气势对他有更多的启迪。在近乎理性推导式地研究人物造型、画面布局、墨色笔法等严格训练中,他的美学追求逐渐确定。他摆脱了创造的确被动纪录感,而进入放笔酣畅,意到形立的自在表达的境界。年方三十余岁,他的画在青年画家群体中以独特绘画语言,显示他强烈的凝重和冷峻的风貌。

周俊终究有南方画家的灵气,砚边苦研之际,他披卷览史,敏锐地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在水墨技巧、造型能力上苦下工夫。倪云林的荒疏、八大山人的奇峭、金农的古逸、吴昌硕的雄健……都有他会心补益之处,用墨直取石涛墨韵,用线反复揣味书法各家之笔味,在经营章法上,近代诸家诸作曾一度是他的范式,但他没有跌入模仿或拼凑的困境,而是努力把握对空灵、清朗意境的偏爱,以此为目标去磨砺笔头功夫,形成自己的图式。正如他本人所言:传统水墨语言反映生活谈不上什么障碍或淘汰之说,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它,尽管这里存在着相当的难度。然而正因为有难度的限定范围,才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来,当我们自由地运用这一语言与自身不断开阔的人生体验相侔,生发出内涵丰盈的作品时,作品必然有与他人抗衡的生命力

是的,周俊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坚忍不拔地走自己的路。让我们祝这位优秀的国画家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范迪安、 

 

 

 

丹青中深沉的人情世

                                                                      方增先

人物是写意国画中的难题,画家周俊目前在美术馆展出的人物作品所走的是一条侧面迂回阵。他一向没有将全部的心思用在人物作业上,而是徜徉在花鸟,山水和人物之间。数年用心所得,他找到了几条小径之间本质性的交汇点。

这里考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之间内在的关系的揭示。例如他在大幅《春寒》中出奇的用间隔的手法,使画面产生醒目的黑白断位,人物在画面中突隐突现,在空旷的背景衬映下,趋向内在的联系。

当艺术创造的意绪重于形式因素时,是否意味着周俊要放弃人物画中主题的深度?实际不然,周俊相当数量的人物画,具有疏朗、冷峻的美学特征。人物往往是抽取了具体时间的共性生相。那些匆匆涉足山野的归旅者,那些饱尝劳作甘苦的边塞子民,凝聚着画家对黑土地上的普通人真挚的依恋与钟情。意境的苍茫、深沉与笔墨形象的奇拙是重叠化合,相生相成的。

他的画用墨不吝却惜色如金,通常只点染数笔色泽,轻微单纯的色彩足以促成画面的主调,使画中的人情世态表现的更深沉凝重。

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方增先

 

 

                        现代面貌 东方精神    

                            ——周俊的水墨艺术

                                                                                                                                       邵大箴

周俊先生是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他在水墨领域的杰出创造,鲜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艺

术承载的现代精神,说明悠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向现代转型的广阔可能性。

水墨是绘画的一种媒材,但它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被提炼为一种特有的、具有传统文化

形态的艺术品种——文人画,画家是士大夫、文人,作品题材内容不以表达社会题材和

客观对象为目的,而着重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情绪和感受;而艺术形式又以笔墨语言为中

心,即以传统的书法为基础,讲究线和墨色的微妙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儒、道、佛思

想和审美观念的文人水墨画在山水、花鸟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而因为回避现实、忽视描

绘现实社会的人和事,致使人物画一蹶不振。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辛

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为国家的独立和繁荣进行了不懈的抗

争。中国人在变革社会的同时,也关注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创新。中国大众要求绘画反

映时代的步伐,描写现代人的面貌,以推动社会的前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在两方

面做出努力,一是恢复文人画之前本民族的写实绘画传统,二是引进西方古典绘画的造

型观念与技巧,用以补充文人画忽视写实造型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当代的水墨

人物画获得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20世纪培养的水墨画家一般都经过两方面

刻苦的系统教育:中国传统艺术的训练和西画写实造型的训练。前者要求画家长时间地

练习书法,要大量临摹古代大师作品;后者则要通过大量写生即画素描与速写的练习,

以掌握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接受中国和西方的文、史、哲特别是艺术史的教

育。摆在中国艺术家前面的任务是创造有中国文化精神、有时代特色和有个性的艺术作

品。

周俊就是受过这些严格、系统训练的艺术家。他在接受了长时间中西合壁的基础美术教

育之后,1984年又进入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深造,获得中国画专

业的硕士学位。周俊是这个学校的高材生。他主要画人物画,他不仅有扎实的造型功力

,面对客观对象画得准确、生动,而且绘画语言颇有个性,线条遒劲有力,墨色丰富,

色彩活泼,构图别致。周俊的写生能力尤強,他常到国内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面对

各种人物直接描绘他们的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形式语言很有艺术感染力。

周俊有广阔的艺术视野,他有全面的中西艺术史的修养,他十分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也同样尊重和喜爱欧洲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他在中西艺术比较中加深了对艺术规律

和原理的认识与理解。他在中国和西方艺术中看到了它们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相互不同

的一面。在观念和造型上可以相互借鉴。早在他80年代下半期的许多水墨人物画中,都

可以看出他从西画中得到不少启发,在严谨的造型中画风显得自由、随意,以线为基础

的笔墨语言和块面造型融为一体,他打破学院在创作与写生之间划出的鸿沟,大胆把写

生与创作结合起来,使作品保持来自现实生活的生动性和新鲜感。

周俊在欧洲十多年生活和创作的经历,使他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感受。他呼吸着

艺术自由的空气,从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中广泛吸收养料。面对风云多变的西方前卫思

潮,他也有时处于不解和困惑之中,但经过反复与其接触和深入思考之后,他懂得在多

元化社会,艺术必须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在宽容和理解别的艺术同时,他更认识到

他从事的水墨艺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发扬东方传统艺术使之走向现代的重要性。他在与

西方朋友的广泛接触中,发现西方人是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国水墨画中强调

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体现的和谐与中庸的精神,在后工业社会和科技时代弥为珍

贵。水墨艺术语言的即兴性、偶发性和随机应变性,也是与西方现代艺术相通的。更重

要的是,水墨艺术最能直接抒发创作者内心的感情,体现作者的内心情绪,是最富有人

的灵性的艺术,在现代社会里具有特别的价值。周俊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进行大胆和富

有成果的探索。在他近几年的水墨艺术中,他做着多种尝试,时而更多地运用传统笔墨

语言,时而更大胆地发挥观念的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总的说来,他十分注意绘画

语言现代性的追求,在看似不经意的水墨语言中表达出一种自由创造的精神。他把写实

的功力隐藏在写意性、表现性语言的后面,以发挥水墨语言自身的表现力。他珍惜水墨

语言的东方精神,因为他明白,在现代人类文化中,人类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角度审视周俊的水墨艺术,我的可以说,它是中国

的、东方的,也是世界的。

20066月于北京。

 

邵大箴,北京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研究》

杂志主编。

 

 

                            唯写有形 ——周俊的水墨画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人物是写意国画中难啃的骨头这几乎是画界的定论.其何以难?或许人物造型需经

科班训练,或许笔墨趣味与当代人物服饰样式相悖,或许具体的人物形象能容纳的创造

意念有限??,不管怎么说,画界前辈们各据了花鸟、山水的诸多峰头,而将人物画留给

今人来攻占了。也正因其难,不少有志者收尽人像打草稿,把人物画作为专门的研

究课题。

80年代中期周俊的中央美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也是人物画,但与单刀直入法不同,他

布的是侧面迂迴阵。他一向没有将全部心思用在人物作业上,而是徜徉在花鸟、山

水和人物之间。数年用心所得,他找到了几条小径之间本质性的交汇点,转而在人物画

中获得良好的发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出人物画来。

把握一个——周俊认为人物形象在画面上的意义首先是形式的。每一个人物、

人物形象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个形式元。写意花鸟画的传统记录了画家放弃图绘自然的

过程、笔墨结构冲破自然形象束缚的过程,是笔墨超越了自然的花鸟形象,才构筑出艺

术的花鸟形象。周俊在花鸟创作中炼就的恣意放笔胆量和对形式意味的敏感,转移到人

物画中。在落笔塑造人物时,他的意念主要不在人物形态上,而在挥写间对笔墨形象的

控制上,当笔墨形象居于主动地位,线条组织和墨色变化出现似在意想之中——与作画

前的运思隐约相合、又在意想之外——“字的随机性导致的肌理效果时,人物形象

也就同时成立。他笔下的人物在动态上并无惊人之状,但用线与渲染的个性,焕然出醒

目的意趣。《牧羊人》中的人物因渴笔干擦与短线密集而有了羊皮袄的苍老感,有了人

物紧凑身影中透露的永恒意味。而《渔村》中湿笔的线条形成蓬涨的趋势,则使妇女形

象有丰韵的生机。周俊希翼画上出现可畏可奇的生动意态,故入笔处绝无常规,中

间的生发亦不作雕饰,从抽象的形向具体的、但始终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发展。他

有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不担心形的丧失,而一意直取形的特殊面貌。

把握一个——周俊认为要通过独特的整体布局创造人物画的意境。常年不辍的

山水画创作使周俊格外注意画面个体形象之间的关系,他在80年代的山水作品就已经逐

渐远离了自然丘壑,找不到与某地山水原型对应的山水面貌,而是以笔势墨态构筑出

虚拟的、但有山水精神的形象。一些近于抽象的体块与线,蕴育着自然生命的力量

,在错落的分布中形成视域宽广的空间,传达出情感倾向的山水意境。这种发展趋势,

在他日后旅居海外的创作生涯中,发展到更完整,更极致,清晰地显示出成熟的周俊山

水画图式,这里不再是可居可行可游的人文景观山水,而是一种宇宙混沌初开的博大境

观,画面上的圆型暗示着生命的起源与结束,气流运动与风云变幻显现出自然在无人类

活动之前的荒蛮与纯静。这是对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的演变,这里是展示出水墨的神秘张

力的新图式,为山水画的发展史提供了新的篇章。同样,他也将此法运用于人物画,周

俊考究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之间内在场力的提示。人物画要表现的不是它与现实

对应的意境,而是自身艺术语言形成的意境,只有大胆地以写为法,才能破除人物画创

作受现实尺度干预的困惑。他在大幅《春寒》中出奇地用间隔的手法,使画面产生

醒目的黑白断位,人物在画中突隐突现,在空旷的背景衬映下,趋向内在的联系。就每

个人物而言,周俊不是雕琢动态与比例的真实准确,而是根据全幅笔墨份量的整体经营

构置安排。

当艺术创造的意绪重于形式因素时,是否意味着周俊要放弃人物画中主题的深度?实际

不然,周俊在他漫长但勤奋的从艺年头里,努力锤炼落笔拙老、泼染沉雄的艺术技巧,

同时,也通过读书、思考,踏访山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特别是海外多年的旅居生活

,使他的阅历和见识更为广博,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深更高的层

面。他相当数量的人物画,具有疏朗、冷峻的美学特征,人物往往是抽取了具体时间的

共性生相。那些匆匆涉足山野的归旅者,那些饱尝劳作甘苦的边塞子民,凝聚着画家对

黑土地上的普通人真挚的依恋与钟情。意境的苍莽深沉与笔墨形象的奇拙是重叠化合、

相生相成的。他的画用墨不吝,却惜色如金,通常只点染数笔色泽,如晕淡黄于淡墨的

林梢月旁,着沉褐于黝黑的坡土溪岸,轻微单纯的色彩足以促成画面的主调,使画中的

人情世态表现得更深沉凝重。然而,当我看到周俊的小品人物近作却一反上述的严肃理

性的特征,特别是身居海外之后的人物画,明亮温和的画面更能体现出他那江南才子

的风度流溢于表。在这里画更要见画的趣味,更要见画的美,把对世事与人生的思考

全然淡化,只要它们对于人的感情起着一种拨弹,一种抚慰,只要它们以生机的婆娑给

人的视域以缕缕微甜。淡化人物画含义中象征的理性因素,直取纯粹的造型形式,这是

否也算是一种现代意识?这一点在他的花卉中也是如此。

写,在周俊那里是自始而终、自心而笔、自意而形的自然抒发, 是他精神调节到最

佳状态时,有意识、无意识功能的同时调动,既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又是随机应

变、笔笔相生(周俊语)。在这种创作状态中,画家的思路、情感、语言完全打通融

汇,笔端流出的形象因而是自如的、新颖的。周俊在悟得此道的过程中,受到西文现代

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他同时在对传统艺术的观照中理解到:写,正是中国画传统精髓与

现代艺术观念要义碰撞的火花。当代人物画经过了偏重形而上,确切地说是形之外附加

的记实性、象征性和苍白的思想性的历程,当画家的注意点回到画面本身的时候,不能

不发现在当代人物画中所缺少的不是形之外的东西,而是画面的艺术质量。周俊以写入

法,以写为法,是一种对现状的反拨,也是他找到了个性创造的本源。

与其他的水墨画家同行不同,周俊始终有他的优势。除了他有对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与

丰富的海内外的生活经历、艺术经历,除了他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与艺术修养,除了他

才情横溢、思维敏捷,又有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个性创造必要条件之外,他还有一个远

离中国特定的封闭环境——身居海外多年经历,使他对中国水墨绘画精神的理解摆

脱了区域性的局限思考,而确定在世界艺术层面上重新判断中国水墨精神的前瞻性、独

特性的价值,使他重新认识到以写为法的中国特征世界意义。正是这种重新认识

的理念支撑,使他能在西方艺术强势的主导世界氛围下,中国水墨画被边缘化的处境

下,看到了中国水墨精神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不可取代性的特征,激发出巨大的绘画热情

,创作出一批新的水墨抽象系列。它的框架更注重气势与精微的统一,以书法技法入画

,笔势的起伏与节奏更有机地与抽象形体相交溶,笔触的排列与点划的安排一气呵成,

充分体现出他的中国书法的修养。正是这种运笔特征在形式构成上完全摆脱了当今流行

的西方现代抽象绘画模式的痕迹,这种创新的价值体现出中国气派的传统渊源,开创出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水墨抽象绘画的先河。

了解周俊这位画家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始终是雄心勃勃敢于抛弃现有的一切,有信心、

有胆识、勇于开创新的起点,到西方从零开始直到今天众多的欧美博物馆和画廊为他举

办个人画展得以肯定。当我们羡慕他的硕硕成果时,与其称他为幸运者,更应该说是用

它的实力、高质量的中国艺术作品打开了西方艺术圈的大门、西方社会的大门。今天,

勇于冲出国门成功地站稳脚跟的海外中国画家他们的艺术活动意义已不是仅仅像当年徐

悲鸿、刘海粟等人将西方艺术介绍给中国,使中国艺术不断发展,而更重要,更深远的

意义是,他们以成熟的中国艺术家身份带着已有的成果涉足于世界画坛,去影响、去发

展世界艺术,而他们本身也是在这种东西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为未来的中国艺术先行一步,成为中国的绘画大师,乃至世界的

绘画大师。